溶剂胶配方|溶剂胶分析|溶剂胶检测|溶剂胶成分
首页 > 溶剂胶
  • 了解溶剂胶配方
  • 模仿生产,开发新型溶剂胶产品
  • 配方升级,加快产业转型
  • 降低成本,缩短研发周期
  • 尖端产品开发,加快企业产业转型

溶剂胶相关配方

    本公司为您解决:溶剂胶成分分析/配方开发问题,即通过各种手段,借助大型分析仪器设备,对溶剂胶样品进行分析,测试出样品中成分名称、配方比例的一个逆向过程。

序号

组分名称

投料量

备注

1

芳烃油

40-50

溶剂

2

溶剂油

4-8

溶剂

3

SBS

(见下面备注)

主体树脂

4

SIS

1-3

主体树脂

5

(见下面备注)

(见下面备注)

增粘树脂

6

松香树脂

12-18

增粘树脂

7

2,6-二叔丁基对甲苯酚

0-1

抗氧剂

备注:上述溶剂胶配方表中,某些成分已被我中心屏蔽,仅作参考,如需了解更多溶剂胶配方、成分分析、配方还原等技术问题,可以咨询我们禾川技术中心: 400-660-8959/0512-82190669,或者点此在线咨询
配方分析,即您寄样品到我中心,我中心借助各种分析仪器设备,通过各种分析手段,帮您分析出样品中各种成分及其添加比例,将样品组成,配方分析出来。
配方开发,是在配方分析的基础上的优化方案。在原材料选择,工艺调整,性能评估等多方面进行深度优化,我中心帮您调试出能达标的小试样品。

其它相关配方

技术咨询

常见溶剂胶配方组成

溶剂胶配方

一种常见的溶剂胶

  • 溶剂型胶粘剂是一款由有机溶剂、有机合成树脂合成的溶剂型胶粘剂。应用范围广泛,主要针对高透明的材料研发的强力型溶剂型胶粘剂,如:PP、PE的板材,片材,管材,薄膜的自粘与互粘都可以达到两表面融为一体的效果,与聚氯乙烯(PVC)、EVA、PET、ABS、尼龙、海棉、薄膜、泡沫塑料、有机玻璃、竹木材、织物纸张也有较好的粘接力。
  • 主体树脂:SIS、SBS、氯丁胶,丁腈胶,硅橡胶,聚硫橡胶、改性天然橡胶。
  • 增粘树脂:a.松香及其衍生物,如松香甘油酯、松香酚醛树脂等;b.萜烯树脂及其改性物等;c.石油树脂,最主要的是C5和C9树脂及其氢化物、混合物及共聚物等;d.氧茚树脂及其氢化物。
  • 抗氧剂:常用的有:2,6-二叔丁基对甲苯酚等。
  • 填料:常的有:碳酸钙、高岭土、滑石粉、填充炭黑等。
  • 溶剂:二甲苯、甲苯、120汽油、醋酸乙酯、醋酸丁酯;酮类:丙酮、丁酮、甲基异丁酮等。

溶剂胶常见问题

1.溶剂胶分析精度可以达到什么程度?
溶剂胶领域,我分析中心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剖析和开发经验;整个项目可以达到九成以上的相似度;常见成分在1%以上可以准确定性定量。目前我研发针对客户要求可对不同产品进行开发,满足不同客户要求.
2.怎么去分析溶剂胶配方,分析用到哪些仪器设备呢?
我分析中心拿到样品后工程师首先进行评估(物理,化学方法),评估后制定最佳分析流程进行分离测试,在分析的过程中一般常用的大型仪器设备有:核磁(NMR),气质联用(GCMS),质谱(MS),红外(FTIR),X荧光分析仪(XRF),液质联用(LCMS),热重分析(TGA)等。
3.溶剂胶配制出来的透明度差、挥发不均匀、初粘强度差怎么办?
该类问题一般跟溶剂及体系的选择有关。不同的溶剂具有不同的性能,对胶黏性能有较大的影响。(a)一般而言,溶剂胶所用溶剂极性的大小,不但影响主体材料与被粘结物的结合,也是与主体材料互溶性好坏的标志。因此,选择溶剂首先要注意溶剂的极性,一般选择与主体材料极性相近的低粘度液体作为溶剂。(b)溶剂的挥发速度快慢也影响粘结强度,溶剂挥发太快,容易形成内部溶剂包裹,影响粘结强度;另外,溶剂挥发吸热,挥发过快会使表面问题降低出现凝水现象,影响粘结强度。
4.在贮存中出现发红变黑怎么办?
这种问题可能是由于树脂体系配合的不正确,少数树脂游离酚的存在以及松香用量过大造成的。由于松香及氢化松香的酸值较高,粘合剂又多采用铁皮罐包装,容易生锈。如果溶剂胶中加入过量的松香及少量游离酚,胶液酸值会升高,会与铁罐反应,因此会变红变黑。另外就是溶剂的选择,也可能影响产品的酸度,最终影响产品的贮存。

公司介绍

  • 1
  • 2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
禾川化学作为国内领先的配方技术服务公司,拥有尖端的技术研发平台、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以及精密的高科技仪器设备;成立至今,其下属禾川分析检测中心已经为包括500强在内众多企业客户提供一系列产品的配方分析服务,成功地为企业解决在研发中遇到的难题,突破多领域技术瓶颈;并且与化工行业上百家有规模企业建立长期技术合作;禾川化学下属材料研发中心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:由数十位毕业于985、211高校的研发工程师,及多名高校教授、海外博士后组成外围专家团队;在新材料尖端领域已申请多项专利,协助企业成功自主研发高端产品项目数十项,缩短了某些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.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  在线QQ